欢迎来到:知名企业管理网

名企证书查询

 

名人百科查询

 

重庆市二十项举措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发布时间:2022-11-21|来源:小编|点击数:

重庆市金融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若干措施

  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以下简称科学城),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培育“科技+金融”的创新生态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将科学城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一、大力集聚创投资本

  (一)扩大长期资金来源。聚焦科学城重点发展产业,围绕科技型企业发展阶段,打造全生命周期股权融资支持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引导更多资金投入科学城科技创新,整合市、区两级政府引导基金资源,支持设立10亿元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百亿元级的高质量发展产业基金,发挥杠杆作用,汇聚国内外知名创业投资机构,为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鼓励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直投子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等形式,加大在科学城股权投资力度。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引导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促进产业资本与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金融监管局、重庆银保监局、重庆证监局、重庆高新区管委会)

  (二)畅通资本对接及退出渠道。建立科学城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不定期举行全国性路演推介,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平台。打造重庆国际创投峰会等大会品牌,组织企业与全球金融资源对接,持续吸引国际 资本。在科学城设立并购母基金,吸引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对接,支持资本通过企业上市、出售股权、兼并收购等方式退出。探索开展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搭建权益登记托管和转让平台,拓宽资本退出通道。(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市科技局、重庆证监局、重庆高新区管委会)

  (三)优化投资环境。支持建设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区,布局“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创投基金小镇,对入驻科学城的股权投资基金提供“绿色通道”服务,简化入驻流程,为创投风投机构落户提供便利。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创投资本加大投入。(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重庆高新区管委会)

  (四)加大政府引导。围绕科学城产业链,成立政策性产业引导基金,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对投资科学城项目或引入项目落地科学城的引导基金子基金,可适当降低其本地投资金额比例,子基金清算退出时可加大奖励幅度。支持科学城国有基金实施市场化运作,提升运营效率。(责任单位: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

  (五)落实优惠政策。按照 及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创业投资企业及其个人优惠税率。对在科学城落地且经济贡献较大的股权投资机构,根据存续期内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的情况,按照重庆高新区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办法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税务局、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

  二、提升直接融资能力

  (六)推动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加强科学城优质企业辅导培育,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赴境内外交易所上市。积极利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机遇,依托上海证券交易所重庆基地、深圳证券交易所重庆基地,重点推动一批优质科技型企业申报科创板、创业板。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再融资等手段整合上下游优质资产,助力企业并购上市。建立完善科学城企业上市工作机制,对企业股改、挂牌、上市等环节给予奖补扶持。(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重庆证监局、市科技局、重庆高新区管委会)

  (七)加快中小科技型企业挂牌。支持符合条件的科学城中小科技型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通过股票增发实现融资,鼓励发展较好的企业到精选层公开发行,并适时转板上市。鼓励区域股权市场制度与业务创新,推动科学城非上市企业挂牌展示、交易融资,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重庆证监局)

  (八)拓宽债券市场融资渠道。加大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投入,保障科学城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推动符合条件的科学城建设主体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类融资工具,支持以商业地产、交通设施等项目权益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鼓励科技型企业发行“双创债”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等创新融资工具,丰富融资产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证监局、市知识产权局)

  三、加强信贷资源配置

  (九)扩大科技信贷产品供给。加强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创新,发挥商业银行集团化经营优势和资金优势,支持其理财子公司等旗下金融机构与投资机构合作开展投贷联动、股债联动、投保联动等,运用“贷款+外部直接投资”“贷款+远期权益”等模式开展业务,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用好再贴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为科学城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贴现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科学城科技型企业特征,创新账款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等信贷产品,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评价模型,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实现对科学城科技型企业贷款扩面、放量。开展供应链金融创新,建设供应链